淡蘭古道不是單一一條步道,它分北路、中路及南路,是聯絡淡水廳和葛瑪蘭廳的三條主步道,或因公務,或因商業及其他需求,而逐次地開發完成。而除了兩廳之間長途聯絡以外,主要步道附近村落之間也有一些的往來需求,因此又次第衍生出眾多的中短途古道出來,最終把淡蘭古道衍生成一套複雜的步道系統。20230408先來到石碇,探訪淡蘭古道中,親近程度比較高的外垵古道,然後到頭城雲山水看綠色隧道,最後再到礁溪尋訪美食。
我們先驅車前往雙溪口,這裡是106(往平溪)及106乙(往石碇)的分叉路口。有兩間便利商店及其他餐飲店。還有洗手間,及雙溪口第一停車場,很多重機及自行車的騎士都會在這邊集合或是休息。第一停車場已經客滿,所以繼續走106乙(往石碇),過石碇堡隧道,過牌樓隨即右轉過橋,穿過北宜高下方後,即抵達雙溪口第二停車場。停好車,從北宜高下方的步道走往雙溪口第一停車場,因為那是外垵古道的起點,需得有始有終啊。
第一停車場後面是一個小公園,有綴上桐花的心型裝置藝術作品及大茶壺,再來是鮮紅色的淡蘭吊橋,每一樣都很好拍。
過吊橋後,有一小段爬升,然後就開始行走在國五高架橋下的古道上,不只遮蔭,又有涼風習習吹來,是一條走來非常舒服的步道。淡蘭古道沿途都有雙扇蕨作為識別標誌。雙扇蕨是自從侏儸紀時代就已經存活在地球上,堪稱植物界的活化石,希望沿路能有發現。
右上往第二停車場,古道則續直行前往石碇方向,路邊的廁所不知道是否是因為新冠疫情的關係,因此沒有開放。
這一段比較自然,雖然距離想像中的古道還有點差距,但是比剛過吊橋那段的景觀,已經好很多了,至少比較綠意盎然,也少了很多的水泥設施。
階梯上去就是一般的柏油馬路。
國五高聳的橋墩真是令人嘆為驚奇,常常車行其上,通常只感受到塞車的車況,直到今天從橋下走過,才體會到工程的艱鉅。
沿石碇西街走向石碇老街。
石碇溪溪畔建有親水步道,很適合拍網美照。
石碇國小前有"Y"字型叉路,左行往石碇老街,為回程之路,先取右行小巷前往烏塗溪步道。
左行過橋就是石碇老街。
右側走一小段烏塗溪步道,走到礦工意象標誌,就過橋到馬路這邊,準備到石碇老街覓食。
這是石碇老街的入口,也是豆腐料理的一級戰區,這次還是選擇「王氏豆腐」,口味不錯,用餐環境也比較佳。
石碇東街就是石碇老街,又稱「不見天街」。一邊依山,一邊傍河,所以腹地很小。因此街道上方都蓋了房子,同時連通街道兩側的房子,因此在街道上是看不見天空的,稱為「不見天街」,是此地的建築特色之一。而溪畔的房子懸空建在溪流上方,靠著從溪床立起的柱子撐住房子,稱為「吊腳樓」,是此地的建築特色之二。
參觀石碇老街中段的百年石頭屋。
石碇老街走到最遠處的遠光打鐵店折返,這種打鐵店要生存下去很困難,除了經濟規模小及銷售量少以外,最大的問題是工作環境很差,很難找到傳人,所以這間打鐵店能存活至今,真的很難能可貴。
吊腳樓的結構看得很清楚。
天氣熱,來碗豆腐冰消暑解渴。
很優質的外垵古道,把握最後機會,把一路的美景全部收錄進眼中。
取車後,看一下Google Map,往宜蘭方向的國五竟然是一路順暢,逮到這個好時機,又已經在石碇了,此時不去宜蘭那又更待何時?於是立即衝上國五南下車道,果然很順暢地抵達頭城雲山水。
上回是去年秋天來,所以小葉欖仁的葉子是綠中帶一點點的黃,這次則是一片新綠剛發的芽,一整個翠綠,看起來舒服到不行。整個綠色隧道的長度大約是一公里,除了滿眼的綠以外,有一側是廢棄的養殖池,可以賞野鴨,看水鳥滑過水際,在水面激起一條優美的弧線。另一側則是一整排的造型路燈,每一盞上面都有水鳥或野鴨,種類和動作都各異其趣。在這裡除了可以優雅的散步,或一路細數路燈上的水鳥野鴨,也是另一種樂趣。
最遠處是龜山島。
附近的釣魚池。
離開雲山水後,想起令我念念不忘的玉里橋頭臭豆腐,馬上google了營業時間後,應該還是來的及,於是毫無懸念趕緊衝過去。停車位很充分,尤其現在又是星期日的晚上,停車更不是問題了。裡面用餐的空間很寬廣,老婆先入座,我去點餐,然後旁邊取餐,炸的外酥內軟的臭豆腐趁熱吃,果然沒令人失望。
吃完油炸類之後,到礁溪中山路吃冰解渴,現在的餐飲店,除了基本的餐飲要美味可口外,好像裝潢也得要吸睛,才能吸引到過路客入門消費。
頭一次看到這種路邊的調酒攤,相當地新奇,無奈必須開車,否則還真想嘗試一下。
蔥油餅下肚。
伴手禮到手。
最後一攤買雞蛋仔,帶到車上慢慢享用。結束了一天有玩有吃得精采行程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