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0502開車載送老婆和她陶藝班的同學,一同前往坪林的「里山共享柴窯」,參加體驗燒坑的活動。他們內行的看門道,我是外行的看熱鬧,吃吃喝喝、拍拍照片,假文青爽爽過一天。
這裡的一磚一瓦、一草一木,都是阿輝老師一點一滴,逐步地建設而成,漫步其中,細細品味一些不經意,卻又耐人尋味的小巧思。
玫瑰花大朵嬌豔,在這花園中,顯得一枝獨秀,有傲視群倫之姿。
少見的百香果花。
巴西野牡丹大爆發。
柴窯就在小屋後方,旁邊兩棵大樹,感覺就像是一處秘密基地,而且是一處幸福又舒適的基地,是否燒窯累了,就可以就近在樹下平台給他平躺下去,休憩一下。
今日不燒柴窯,坑燒的場地就在柴窯旁邊。
柴窯旁邊還有一座迷你窯,不同的窯有不同的燒製過程,成品也各有特色,阿輝老師真是多才多藝。
燒窯的過程是漫長的,當點火之後,只要有一、兩位同學輪流注意溫度及投柴即可。然後重點就轉移到這一座麵包窯了,眾家姊妹就開始準備好菜了。
美人蕉。
小屋旁菜園一景,菜園主要是阿輝老師的爸爸在照顧,老人家精神奕奕,身子骨好硬朗。活到老,做到老的最佳表率。
排排蹲喇釉藥。
本日要入坑的作品,這些人一頭栽進陶藝坑,也很難再跳脫了。
曝曬好的咖啡豆,還要挑豆、脫膜、烘豆、研磨及沖泡,等一下就有甘醇香濃的咖啡可以入口了。
燈籠花、風鈴花、金鈴花,上面好像佈滿血管。
缺水的問題決不會在此發生,淙淙的水聲,感覺是把後山的瀑布直接搬到了後院中,我好喜歡這個造景,好像回到了奧地利施華洛世奇水晶世界的綠巨人(想出國想瘋了)。
小小一個坑,胃納量卻超乎你的想像力。
作品排滿後,還要繼續往上堆煙囪,這煙囪的高度也是有學問的。
下面點火後,有些空隙還要挖土把它塞滿,以免熱氣跑掉,這樣會阻礙溫度的上升。
等待的空檔還可以練習爬樹,這裡的活動真是多采多姿。
考雞排出爐後,換麵包進爐。
烤好的豬排再經擺盤後,就有一盤色香味俱全的佳餚上桌,瞬間就清空了。
咖啡樹。
茄子花。
梅子。
用不同烘培程度的豆子,來嘗試泡出來的風味。
屋前還有桐花可賞。
最後一到大菜,簡易桶仔雞。
一小時後掀桶出菜。
雖然表皮有點燒焦(有可能是火侯太烈,或是烤太久),反正就再錯誤的嘗試中進步,最後總是會臻於完善的。
阿輝老師最後再施展骨肉分離術,讓我們這群已經飽到不行的學生,再也無法拒絕這道可以輕鬆入口的美味,三兩下就盤底見光了。一整天的行程就在此畫下完美的句點。今天是勞動節三天連假的最後一天,排隊從坪林交流道上國五的車龍,直接回堵到台九線,只好走北宜公路下山。北宜公路有區間測速,幾乎全程開時速40公里直抵新店,真是磨練耐性的最佳場地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