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/03/24當晚,先到礁溪的品·文旅夜宿,輕鬆自在的爽用溫泉SPA和浴池,讓身心靈好好地放鬆一下。隔日再慢慢地晃悠到頭城老街來趟藝文美食之旅,平常日的慢活行程,優游自在的,很令人嚮往。
礁溪往頭城必經的「頂埔(阿嬤)蔥油餅」,一定不能錯過,但是後面還有其他美食在排隊,所以只買了一片兩人一起享用,酥脆的口感,是一種擋不住的美食誘惑。
下一站來到「龍記牛肉麵」,舊址在纘祥路,後來搬遷到吉祥路,新址比較寬敞,用餐環境較佳。車輛可停放於頭城鎮公所後方的停車場,然後沿吉祥路走過鐵軌就到了。
龍記僅星期一到五營業,因此今天雖是平常日,但是食客還是滿滿的。先入內點餐後,再到門口的小板凳坐了一會兒,才叫到我們的號碼。
小菜也要在點餐時事先一併叫好。
這是我的筋肉麵,不只牛肉煮的軟嫩,牛筋更是入口即化,富含膠質,有點Q又有點黏。
牛肉麵裡有好幾塊厚切的牛肉,給的很豪爽。
吃飽後沿纘祥路走到「頭城文創園區」,這裡有三棟修復後的日式老屋,但是平常日顯得有點冷清,只有中間那棟用餐處比較熱鬧。
這裡發現好多浪貓,這些貓咪都很親人,所以老婆在這邊跟牠們耗了好久。
頭城車站右前方的攤車是「阿伯蔥油餅」,但是剛剛已經吃過阿嬤的,阿伯的就留待下次了。
頭城車站是仿頭城老街的紅磚建築。
頭城車站右前方的古早味冰淇淋,很大一球,吃的很暢快。
和平街又稱頭城老街,南起湳門路,北至開蘭舊路,兩端都有土地公廟,做為開始和結束。
南門福德廟有一隻大大的財神龜,摸了不同的部位,都會帶來不同的好運,詳情可以參考圍籬上的石碑,反正把財神龜整體摸了一遍,所有的好運都不會遺漏了。
陳春記商號是很傳統的中式建築,三個立面,每個立面三個圓拱,九個紅色磚拱一字排開,非常醒目搶眼。
源合成商號也是三個立面九圓拱,但是立柱使用了石材,建築風格多了點西洋風。
小鎮生活裡可以歇腳、看書、看展。
小鎮生活旁邊是藝術巷,這些都是以前沒有的藝文設施,為頭城老街注入了新活力。
有桌椅可以坐下來欣賞牆上的畫作。
上面有七彩霓虹的板子,讓整條巷內顯得七彩繽紛又多采多姿。
小鎮生活右前方是文學巷。
文學巷的入口就有一座大大的書櫃,頂上都是採鋼雕屌線方式的詩詞,透過光線將文字投射下來。
慶元宮奉祀媽祖婆,是本地的信仰中心。
新長興樹記。
吳朝陽宅。
「媽媽號」是含笑食堂這部片的「場景」。
「媽媽號」很有環保理念,開發用玻璃瓶種多肉植物,或者做燈飾,為回收的玻璃瓶增加處理的去處,也提高了藝術價值。
這裡有提供DIY課程,有興趣的人可以來此大顯山手一番。
「媽媽號」斜對面的3D立體彩繪「水牛巷」。
豪華的西式建築「法蘭星」。
盧纘祥故宅前方的池塘是以前的頭圍港的ㄧ部分,有碼頭供貨物上下船。
盧纘祥曾是第一任民選宜蘭縣長,這棟百年豪華和洋大宅,目前還有人居住,因此只能看看外觀。
盧纘祥故宅圍牆外角落的磚雕。
長長的十三行街屋,也是還有人居住。這裡靠近頭圍港,以前貨物上岸後,或許就用十三行街屋當作店鋪和倉庫。
十三行街屋對面的裝置藝術。
彩繪牆描繪古早的生活模式。
彩繪牆旁邊是幼稚園,幼稚園的左斜前方是「頭城鎮史館」,但是大門深鎖,不知道是剛好現在是休息時間,還是這段期間因為武漢肺炎疫情蔓延,而導致暫停開放。
「北門福德祠」是今日頭城老街之旅的尾聲,最後到廟右前方的「兌藏」,吃個小點,休息一下。
門口的植栽顯得綠意盎然,即便在大熱天裡,只要一看到這片綠意,心中的溫度就會馬上降了好幾度。
店內裝飾的復古、溫暖有懷舊的味道。
在兌藏,即使不點東西吃,也可以進來選購文創商品或是土特產。
老街應該是悠閒的、舒適的、慢活的。頭城老街上沒有很多的商店,保留了更多在地人原本的生活方式。少一點商業氣息、少一點喧嘩吵鬧,少一點干擾,多一點文化,多一點歷史,老街才能保有自己的特色,繼續保留下去。否則全省各地的老街上,賣的東西都是千篇一律,好像在逛市,又有什麼意思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