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0708大學同學三十周年海外同學會的第二天,清晨去琵琶湖畔小走一段,來回大概花了一小時,湖光山色的優美景緻盡收眼底,心情非常舒暢。回飯店後,再去天然溫泉大浴場泡個湯,然後吃個豐盛的早餐,一天的元氣都有了,應付今天有滿滿的橫斷比叡山行程。
飯店正前方就有京阪電氣鐵道石山坂本線經過,出飯店後往右轉走路不到五分鐘,就到石山坂本線的浜大津站,購買比叡山觀光通行證,可在一日內搭乘比叡山上的公車及纜車。這一段旅程先搭到坂本站。
今天星期六是土曜日,所以要看右側紅色的時刻表,準備搭乘08:57的班次。
這石山坂本線了列車是用兩種深淺不一的綠色做塗裝,可以與山景或樹影適切的融合,還蠻欣賞這些設計者的美學涵養。
抵達終點京阪坂本站。
火車司機是一位小姐。
回望京阪坂本駅入口,小巧的站體就隱身在樹叢中,有點神秘感。
日吉茶園是日本茶的發源地。
細看車站前的旅遊指南,位於比叡山下的坂本,其實也有許多的佛寺、神社及老房舊屋等古蹟,也是值得花點時間慢慢品味一番。像照片右邊位於河邊的西教寺,就是日本天台三総本山之一,另兩座是延曆寺及三井寺(園城寺)。對於佛教的宗派並無研究,但是心中底層總是有股收集慾,就像登山收集三角點一樣,對於這類旅遊的三大...、五大....之類的,雖不刻意追求,但是若有機會還是不錯過,沒想到在往後的行程竟到訪到其中的兩處,心中倒是有一股暗暗的雀躍,只是不知西教寺這遺珠是否有機會補全。
趁著公車還沒來之前的空檔,就逛逛車站前的主要道路兩側。車站對面就有一間佛寺金臺院。
續往鳥居方向上行,右邊是觀光案內所(遊客服務中心)。
案內所對面的老屋,標準的日本古風味。
案內所旁邊是生源寺。
傳教大師(最澄)出生時所用的井(石碑上刻「傳教大師御產湯井」),雖不識最澄大師為何人,但是感覺頗有來歷,所以生源寺也因此出名?
生源寺。
生源寺旁邊是大將軍神社。
大將軍神社。
抵達日吉大社鳥居後折返車站。
上公車前往纜車坂本駅。
滿眼綠意看了很舒暢的車道。
途經日吉大社。
坂本纜車全長2025公尺,是日本最長的纜車路線。坂本站有帶著西洋風的淡黃色的牆面,建於1925年,也是古蹟之一。
古典的車站內部。
纜車往上開,乘客座位是朝下,所以上行時,感覺是被人從後面往上拉。下行時則又像雲霄飛車往下俯衝(自我想像的,因為我們沒搭下行車)。
不過我還是跑去車頭站在司機後面,才有最佳的取景角度。
非常敬業的司機,全程都非常專注的駕駛,讓乘客很有安全感。
鐵道兩旁盡是蓊鬱蒼翠的樹林,蟲鳴鳥叫不絕,山風吹拂不斷,塞滿整胸的好心情。
上下行纜車的會車處。
兩邊常會出現動物雕刻,不知是有特殊的風俗習慣,或者只是單純的美化環境。
深不見底的鐵橋,體會如臨深淵的驚險刺激感。
司機不時的舉手指點,同時口中念念有詞,猜想是在通過危險路段時,覆誦安全守則麼?
開車後11分鐘抵達纜車延曆寺站。
延曆寺站也是具有濃厚的西洋風,而鵝黃色的塗裝,更像是童話中的森林小屋,同樣建於1925年。
延曆寺站居高臨下,從這裡可以飽覽琵琶湖的湖光山色。
比叡山延曆寺,這個山是比叡山沒錯,但是倒是沒有一間佛寺叫延曆寺。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「延曆寺」,是由傳教大師最澄創建的天台宗總本山,由比叡山中的三塔(東塔、西塔及橫川)三個區域所組成,統稱比叡山延曆寺,而我們最先抵達的就是東塔區。
我們已經買了比叡山觀光通行證,所以不須再購票,然後售票處給我們每人一份延曆寺的觀光指南,往後到西塔及橫川就亮出觀光指南即可進入。
東塔區的廣場。
東塔區的根本中堂是國寶級建物在下方,有大大的石碑很好找。
先走石階上去佛寺大講堂。
很幽靜祥和的步道。
開運の鐘(世界平和の鐘)、敲一次100¥,感謝各位善男信女踴躍捐輸,讓鐘聲連綿不絕於耳,使山中充滿無限祥和之氣,安撫人心。
大講堂佛寺。
紅配綠的色彩搭配,相得益彰。
根本中堂。
根本中堂整修中,但是仍然可以進去參觀,只是暫時無法看到雄偉莊嚴的正面景觀。
從根本中堂前方的陡梯上去文殊樓。
文殊樓斑駁的身影,散發出滄桑的歷史感,看起來也是很有歲月感的,尤其它隱身於一片樹林中,遺世而獨立,更像是高僧的靜修之所。
行旅匆匆,經常都是義無反顧的往前,偶一回頭,才發現向後看也會有驚喜發現。
回到東塔區的廣場。
離開東塔區後,續搭車前往西塔及橫川,我們持比叡山觀光通行證不須再另外付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