猴硐火車站這裡總共有三條古道,可以到九份金瓜石地區,分別是小粗坑古道、大粗坑古道及金字碑古道。20151213準備從大粗坑古道爬上102縣道,然後下行,往雙溪方向移動,再接上金字碑古道往下,回到停車處,完成圓滿O形路線。
11:10從舊猴硐國小後方整裝出發,採行左線大粗坑古道,右側是淡蘭橋,是金字碑古道的入口,回程會從這邊走出來。
抬頭一看,今天的目標區是一片雲霧裊繞,希望雨勢不要太大才好。
這裡才是大粗坑古道的真正入口,雖燃汽車可以開到這裡,但是從金字碑古道下來,還是要再走上來取車,所以還是走上來算了,除非是要原路折返。
菜刀崙瀑布高掛在橋後面山壁上,遠遠就可以看見,過橋後左轉走每幾分鐘,可以先去看昇福坑礦場,然後回頭再走大粗坑古道上去。
工整的石板階梯,一點古味都沒有。
古道沿著大粗坑溪上溯,對岸還看得到昇福坑礦場。
古道邊的山洞。
古道上至少有三處邊坡曾發生土石滑落情形,目前已整治完成,所以是一片光禿的水泥邊坡。
古道邊的小瀑。
廢棄的紅磚屋爬滿綠藤,還有隱藏在樹林中的石頭厝。
左側有條山腰叉路,是連結到小粗坑古道。
終於抵達大粗坑聚落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猴硐國小大粗坑分班的廢棄校舍。
遠方的天梯是連接102縣道的路徑。
古道離開大粗坑分班後,就逐步發現座落在古道兩旁的廢棄石頭厝。
山嵐霧氣還沒有散去。
一棟兩層樓的洋樓,應該是本地最豪華的建築物了。
古道兩側好多石頭厝,依山層疊而建。繁華的流金歲月時光,早已消散的毫無蹤影。
天梯座落在此青山中,雖顯突兀,但現代若沒有天梯,還真不曉得要如何爬上102縣道。爬上天梯頂後,左轉接水泥產道往102縣道前進。
俯瞰整個大粗坑聚落。
遠方的小涼亭好像是我們稍後的目標:不厭亭,好像還很遙遠。
接上102縣道後,左轉往九份金瓜石,採行右轉往雙溪及牡丹方向。
12:50古道出口在102縣道19k後不遠。
102縣道是重機的夢幻公路。
路邊的山洞。
自行車也很喜歡來挑戰102縣道。
13:21抵達雙溪的地界了,右前方不遠處就是不厭亭(102縣道21k前)。
從不厭亭看下方公路,一台小餐車,溫暖了許多人的心和胃。
不厭亭。
不厭亭旁的這個邊角地,是俯瞰102縣道這條浪漫公路的最佳位置,可惜天氣不佳。
過不厭亭後續行102縣道約1公里(102縣道過22k),14:04轉入右上金字碑古道。
古道先是上行,抵古道最高點「探幽亭」。
「探幽亭」前方是「奉憲示禁」碑一方,及土地公廟。這是一處啞口,感覺很像草嶺古道的啞口。
過「探幽亭」後,古道一路直下到淡蘭橋。兩旁綠竹垂掩,加上迷霧漫天,更添古道的幽靜氣氛。
抵「金字碑」,是古道上最大的亮點。
很濕滑的木橋,差點滑倒。
金字碑古道的出口「探幽亭」。
「淡蘭橋」在「天煌亭」前方。
大粗坑溪上碩大的梳子壩。
15:17回到停車處換裝完畢,回程經過員山子分洪堰,並到瑞芳火車站前品嘗著名的龍鳳腿(至少有四家,每一家都有被報導過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