繼之前完成「烏來桶後林道」之行後,心中一直對「桶後越嶺古道」念念不忘,而新竹林管處有特別針對車輛做總量管制,又將於每年的5月開始每天管制直到10月止(管制期間需事前上網登記,僅僅11月~4月的星期一到星期四除外),因此剩下來的幾個星期就得好好把握,才能隨性前往。
早早就跟「大雪山奔波400公里賞楓」戰友松山阿輝約定,只要遇到星期四好天氣就啟程,終於盼到2011/04/14的大好晴天,共同挑戰15000公尺「桶後越嶺古道」。
初進林道山高谷深,從車窗透過護欄間隙遠遠的俯瞰蜿蜒的桶後溪。
林道12k的淺灘處仍然是我的最愛,可惜前排杉木依舊了無生機,無法襯托青山綠水。
於林道13k的台電吊橋處停車整備。
吊橋下溪水依舊清澈迷人。
今日行程10:30出發,16:15返抵停車處。
浪漫的紫花霍香薊。
毀棄的攔砂壩。
一叢盛開在懸崖上的杜鵑花。
743公尺處越過支流後繼續往桶後溪上游前進。
支流上的攔砂壩。
跨越水泥函管越溪後直行。
主流上也有攔砂壩。
步道穿過一小段杉木林。
懸崖峭壁不要太靠近,但是旁有小徑可下到溪邊,又是不一樣的景象。
老樹、懸崖石壁、一灣清溪,此景不是國畫中才有嗎?
另一棵盛開花朵的不知是否是山芙蓉。
又一攔砂壩。
壩後水流平緩,有如鏡子,將山容樹影全部倒映入水中。
更上游則是一片青翠蓊鬱。
溪中則充滿生意,黑黑的蝌蚪幾乎要將石頭給遮掩住。
午後的光影灑落一地。
新建的木棧道橋樑共有兩處。
白色小星星掛滿枝頭。
耳聽旁邊激流水勢浩大,此地卻是一片乾河床,大概是以前的廢河道吧?
浪漫小路,紫花霍香薊夾道歡迎。
通過第二處木棧道橋樑,於橋頭發現2.5k指標。
抵達第二吊橋(已成危橋,禁止通行)。
水鴨掌秋海棠長的特別大。
3.5k指標。
4k指標。
這種景象在翠峰湖環湖步道也看到很多。
過4k後要爬一段之字型上坡路才會到4.5k。
4.5k附近是一大片筆直的杉木森林。
4533公尺指標,先到溪邊小憩,待會兒繼續延溪上行。
到此為止,山徑均尚稱平整,往後的路面就比較坎坷不平,有些人會選擇在此折返。
蘭嵌馬藍。
蛇根草,茜草科
通過5k指標。
另一種不知名的白色小花,常開滿一地。
後來於2011/05/05看到格友的文章,原來是「阿里山卷耳」,石竹科。
6k指標是最高點。
山徑變成草原景觀。
對岸山頭好幾隻猴子在吼叫,不知是否警告我倆侵入它們的地盤。照片中間有隻猴子各位找到了嗎?
即將抵達乾河床。
這是桶後溪的上游,實在無法與下游的充沛水量做聯想。
6.5k指標。
鞍部的6716公尺指標。
為了一睹礁溪市區,繼續循土路下山前進。
取左行(往小礁溪土雞城)。
通過7k終點指標後,不久終於看到朦朧的礁溪(從鞍部到此約20分鐘,於13:10折返)。
更多照片請看"部落格相簿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