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0612到大溪閒晃掃街漫遊,每次來大溪,總是習慣將車停在大溪吊橋頭的停車場,雖然要走一小段路,然後爬階梯才會到大溪老街,但可順便走一下有濃厚巴洛克風的吊橋,以及欣賞橋下的水岸景觀,算是不醋的收穫。
通過吊橋後要爬上階梯才會抵達大溪公園。
大溪公園裡的超大陀螺。
造型優美的涼亭底座,一看就知道頗有歷史。
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壹號館,就位於大溪公園蔣公騎馬銅像對面,曾經是大溪國小校長的宿舍。
巧妙的將老街上街屋的立面牌坊化身為椅背。
蔣公紀念堂。
今天的戶外區正好有手做市集。
取福、祿、壽三星的諧音加上本土的梅花鹿,創造出「福鹿獸」這做藝術品。
行館裡面的家具展。
蔣公紀念堂後方的涼亭,瀕臨懸崖,居高臨下,視野開闊,風景優美。左邊遠眺崁津橋,右邊近觀大溪吊橋。在此閒做吹風,心情非常舒暢。
崁津橋
大溪吊橋。
續往武德殿,武德殿前竟有一排落羽松吐出一抹青綠,令人既驚艷又驚訝。
武德殿裡目前也是家具展。
普濟路靠近警察局的路段,左邊一棟整修好尚未開放的日式房屋,右邊則是一整區整修中的日式警察宿舍,精彩可期。
桃園客運附近街屋的立面。
中山路老街又稱新南老街,是大溪老街區最著名的兩條老街之一,另一為商家林立的和平路老街。
用街屋立面牌坊上的吉祥動物,化身為一隻隻可愛的小獸,就隱藏在中山路的亭仔腳下。
中山路有點冷清,對於不喜喧鬧的人是散步的好去處。這條街大部分都不開放,「蘭室書屋」是少數可以進去參觀的街屋之一。
看完街屋的結構後,還可以和工作人員聊聊老屋的歷史,或坐下來安靜的看書。
最後還是要來和平路老街吃吃東西,買點「等路」。吃的東西跟一般夜市差不多,賣的木製品也跟別處老街賣的很相似。
里長嬤碗粿。
最後路尾又回到大溪公園。
超然亭的基座是大溪神社的遺跡。
石獅子是大溪神社的遺物。
兩排石燈籠則好像是新造的。
準備回停車場取車了。